奋斗文学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修复师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奋斗文学 www.wxfd.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六十一章

    毛蛋挨了几下打, 直接骑上家里的自行车跑去县里狗蛋家待着,等狗蛋周五下班后, 二人才一道回老家。

    杨继西正在家门口那块菜地里忙活, 见二人回来,杨继西直起身,狗蛋和毛蛋冲他挥了挥手, 然后毛蛋把自行车停在土坎边上, 和狗蛋走到杨继西面前。

    “西叔,我娘这几天心情咋样?”

    毛蛋问道。

    杨继西闻言哭笑不得, “气炸了都, 你们爷爷奶奶也生气, 说你敢上门, 就打断你的腿。”

    毛蛋瘪嘴, “咱们家三个儿子呢, 我上门也没啥影响。”

    狗蛋难得劝了,他可知道毛蛋打小就有吃软饭“梦想”的,这一头扎下去后, 能出来才怪。

    “走吧, 待会儿躲在我身后, ”狗蛋叮嘱着。

    “欸, ”毛蛋连连点头, 走两步后又回头看向杨继西,有些可怜巴巴地道, “叔啊, 要是我娘打我, 你可得把堂屋门开着,我好跑进去躲一躲。”

    “好。”

    杨继西挑着粪桶回了家, 反正这也忙完了。

    孙桂芳和康嫂正坐在院子里整理麻线,欢欢和乐乐上大学后,康嫂夫妇就打理茶馆儿,请了人帮忙干活儿的,他们就去查查账,所以待在老家的时候也多。

    杨大奶奶不愿意去城里过,那就在老家住着,他们商量后保证每天都得有一个人在家陪老人。

    见那边狗蛋和毛蛋偷摸地进了院子,康嫂和孙桂芳停下手里的活儿看了过去。

    而杨老汉坐在堂屋里正和杨老婆子说话,见他们从院门处进来,杨老汉气不打一处来,拿起自己的拐棍就出了堂屋,“福娃娘!这臭小子回来了!”

    正在小菜地那边忙的沈凤仙听毛蛋回来了,直接扛着锄头冲了出来。

    杨继西把粪桶放到三角屋那边,刚洗了手过来坐在孙桂芳一旁,就见那边的毛蛋疯狂跑了过来,然后进了他们家老堂屋,接着把房门一关。

    沈凤仙几人气呼呼地追了过来。

    “毛蛋你给我出来!”

    “不出来!我又没有错!人家给一万二的彩礼呢!还给我城市户口,你们要是不接着彩礼,那我就自己揣着!”

    毛蛋大声道。

    杨大奶奶从堂屋出来,听到这话眉头一皱,从古至今,这去做上门女婿的可是会被戳脊梁骨!

    不说杨老汉他们不能接受,杨大奶奶和杨二奶奶等人也不怎么接受。

    “你那是彩礼钱吗?”

    沈凤仙都气疯了,“你那是卖身钱啊!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孩子都不能跟着你姓知道不啊!”

    “不跟着我姓那也是我的孩子,”毛蛋依旧很大声,“那也是我的种!我不在乎!”

    杨老婆子更是哭起来,“我这是造了啥孽啊,咋有个这么不知上进的孙子哦!”

    杨老汉感觉心口有些疼,赶紧拿出药瓶吃了几颗药,狗蛋见此想让老人回家去,结果沈凤仙见杨老汉吃药,忽然低声说道,“爹,装晕!”

    杨老汉心领神会,不等狗蛋反应过来,杨老汉便慢慢躺在了地上。

    一旁看得清清楚楚的杨继西等人:......

    “哎哟,老伴儿你这是咋了?你是被毛蛋气晕了是不是?毛蛋你出来看看你爷爷啊!”

    杨老婆子干嚎着。

    沈凤仙也很着急地让毛蛋出来,然后毛蛋出来后,就被沈凤仙捏着耳朵带回了家。

    毛蛋余光瞥见杨老汉慢悠悠地起身,拍了拍屁股后跟在他们后面。

    他大声道,“你们骗我!”

    狗蛋扶着杨老婆子,见此无奈一笑。

    杨大奶奶也去那边堂屋看热闹,而是和康嫂他们坐在一起说话,“这孩子咋就那么想做上门女婿呢?”

    “在我们那个年代,只有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儿子又多的时候,才会让儿子去上门,就这还会被指指点点一辈子的呢。”

    闻言,孙桂芳点头,“我听我爸他们也说过几次。”

    沈凤仙把毛蛋关了起来,不准他再去省城,然后又给杨继东打电话说了情况,杨继东让她给毛蛋递话,他要是敢做上门女婿,那就永远没回杨家大院。

    毛蛋听了后面色很平静,福娃则是小声问道,“一万多的彩礼呢?好多钱。”

    “是吧?”

    毛蛋有些得意,“而且你嫂子长得特别好看,性子也好,对我那也是好得很,你说我们俩在省城过得多幸福啊。”

    福娃看了眼盯着他们的杨老婆子,声音更小了,“可你现在出不去啊,咋办?”

    “不咋办,反正我能出去,”毛蛋轻哼一声回着。

    他先是对着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大声保证自己想岔了,以后不会了,又说不能一直在家啊,得出去找活儿做啥啥啥的。

    沈凤仙刚开始不同意,但见毛蛋在家吃了饭就睡觉,睡了起来又吃,简直就是个米虫,看着就气人。

    加上狗蛋劝着,沈凤仙便松了口,只是让毛蛋不准和那家人有联系,每个月都要给队里打电话啥的。

    毛蛋就这么走了。

    杨继西总觉得这小子是忽悠他们的,结果还真是,嫣嫣放假回来时说毛蛋特意去学校请她回自己家吃饭。

    嫣嫣见到了毛蛋的对象,还有对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一家子对嫣嫣都十分热情,听着毛蛋一口一个爸妈啥的不说,嫂子的肚子还微微挺起,十有八九是背着沈凤仙他们已经结了婚。

    今年过年的时候,毛蛋也回来了,穿得好看,带回来的礼也挺多,初三的时候就回城了。

    沈凤仙手腕上的银镯子,就是毛蛋回来给的,杨老婆子也有一个,婆媳二人天天向人展示她们的手腕,逢人就夸毛蛋出息了。

    “奶奶,姥姥,你咋在老家的时候不戴爸爸妈妈给你们买的镯子呢?”

    团团问孙母和杨二奶奶。

    “老家戴着干活儿不方便。”

    杨二奶奶笑。

    “就是,在县里干的活儿不多,就跳跳舞,做做饭啥的。”

    孙母也笑道。

    杨继西抱着一筐鸡蛋回来,放在院子里后,又出去了,他得把这一车的鸡蛋送到县里去。

    嫣嫣见孙父要去抱那一筐鸡蛋,立马过去阻止了对方,然后自己轻松抱起放在自家库房里。

    “嫣嫣力气可真大,”孙父惊讶道。

    “我在学校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围着操场跑几圈的,”嫣嫣笑着说。

    “我也要跑,”团团有些羡慕道。

    “你还是小娃娃,在长身体呢,该吃啥就吃,别着急锻炼,”嫣嫣揉了揉她的脑袋,被团团追着打。

    “今年玉兰和卫国他们说要回来,我还真有些盼,”孙父对杨二爷爷道。

    “离得这么远,见一面也不容易,”杨二爷爷点头,“等他们回来,咱们院子又热闹起来了。”

    杨幺妹从院门进来,她提着一篮子蒜薹和大葱啥的,后面跟着刘章,刘章提着的是两只鸡,杨继西让他去抓两只鸡回来宰。

    这不,刘章就去桃林抓了。

    “小黑差点没把我屁股给咬了,”刘章转过身,让杨二爷爷他们看自己的裤子,有点被扯破了。

    “谁让你故意尖声尖气地说话,小黑本来就对你不咋熟,你还怪着声,它能不把你认成陌生人吗?”

    杨幺妹无奈道。

    “我以为狗是靠鼻子来辨认人的嘛,”刘章放下鸡,鸡被捆了的,所以也没事儿,“不过小黑长得可真高大啊,瞧着就唬人。”

    “伤到没?”

    孙父关心道。

    “没有,我一正常说话,小黑就推开了,还蹭了蹭我,”刘章洗了手后,去换了裤子,出来就准备杀鸡。

    孙母她们已经把开水烧好了。

    团团去选了几根好看的鸡毛,央求着嫣嫣给自己做毽子。

    嫣嫣叫上欢欢她们一起做,于是团团就有了好几个毽子,她拉着福娃和自己玩儿。

    孙玉兰和孙大哥两家人回来时,已经是初八了。

    家里住得满满的,白天晚上都十分热闹,在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孙大哥和孙大嫂找孙父他们说了说话。

    “爸,妈,你们真不和我们住一起吗?”

    孙大嫂问。

    孙母笑道,“我们现在过得很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要是去了大城市,我们认识的人也不多,又不怎么习惯到处是车啊啥的,还是县里熟悉点。”

    “是啊,桂芳和继西把我们照顾得很好,”孙父说。

    孙大哥见他们真不想出去,微微一叹道:“那偶尔出去住上几个月也行啊,文生和花生也念着你们呢。”

    “那就暑假的时候去看看你们,不过我们想带嫣嫣和团团一道去。”

    “那是应该的,”孙大嫂连忙应着。

    第二天,杨继西用货车把他们送到县车站,然后买了点好吃的回到家里。

    转眼又是几年。

    欢欢和乐乐都进了省城一家银行工作,姐妹二人互相照应着,日子过得也不错。

    嫣嫣马上就要毕业了,杨继西和孙桂芳借着去省城收租,顺带去陪陪她。

    家里的鸡蛋有刘章捡着送货呢。

    “你咋打算的?是跟着学校的分配来,还是自己做个啥?”

    知道嫣嫣有主意,但孙桂芳还是想听听她是咋想的。

    “我们镇上不是在招村官吗?我想回去试试,”嫣嫣说。

    孙桂芳和杨继西对视一眼,杨继西道,“这条路可不好走。”

    “只要坚守本心,为民服务,我啥也不怕的,”嫣嫣说,“我大二的时候就在想这个事儿了,不是一时兴起,这对我来说是个机会。”

    “只要你想做,那就去,我们支持你。”

    孙桂芳握住她的手道。

    学校得知她的意愿后还给她写了一封介绍信,表示该同学在学校成绩优异,为人也非常不错,希望地方多考虑。

    其实就算没有那封介绍信,就凭嫣嫣这个文凭,镇上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苗子。

    她很快就通过了笔试,面试她更是得了第一名。

    她去的地方是三道沟生产队。

    三道沟生产队到现在也没有通大路,生活条件比起隔壁的几个生产队是不怎么好的。

    侯母得知嫣嫣要在他们生产队扎根工作,便热情邀请对方在自家住着,他们家前两年就分了家。

    侯大哥和侯成亮每天忙着送菜啥的,家里也没别的青年,所以嫣嫣住着也没人说闲话。

    “也不能白住,咱们该给的还得给,”杨二奶奶叮嘱着。

    “奶奶您放心,我知道的,”嫣嫣看着杨二奶奶花白的头发,握紧她的手,“可不能偷吃冰棒了,您肠胃本来就不好,咋和团团一样吃那么冷的东西呢?”

    “好吃啊,”杨二奶奶笑道。

    “就是,以前我们哪里吃过那玩意儿,”一旁头发也有些白的孙母也说着。

    又长高不少的团团闻言看过来,“那也不是你们背着咱们吃好几根的理由,大奶奶前不久才出院,你们去看人家的时候,还说要保重好身体呢。”

    杨二奶奶瘪嘴,“也不能光逮着我们说啊,你爷爷和你姥爷看铺子时,天天守着冰柜,指不定比我们还吃得多呢。”

    “就是就是,”孙母连连点头。

    “姑姑可盯着他们呢,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吃的,”嫣嫣笑着说。

    杨继西背了梨子回来,让她们吃。

    “今年的梨子长得好,而且甜,卖得也不错,刚结果没多久,人家就来看过了,然后给了订金。”

    孙桂芳把洗好的梨子端过来,给老人的则是捣成梨泥,让她们用勺子挖着吃。

    “把我们当成孩子了,”孙母看着碗里的梨泥说。

    “牙都没几颗了,”团团叹气,“省着点用吧。”

    这话惹得大伙儿一笑。

    孙父和杨二爷爷在铺子里没回来,家里就他们几个。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这两年身体越发不好,特别是知道毛蛋骗了他们,不仅当了上门女婿,孩子都好几岁了后,更是难受得很。

    几年下来沈凤仙对毛蛋倒是没那么生气了,可杨继东觉得他丢人,可毛蛋夫妇也厉害,把两岁的儿子直接丢在老家就回了城。

    沈凤仙和杨继东气儿子,可对这孙子还是很好的,可以说这小家伙成了他们之间的调节剂。

    狗蛋夫妇一直没有好消息,沈凤仙对小悦也多了几分不满,偏偏狗蛋护着,沈凤仙气也没法子。

    而石头夫妇生了一儿一女,得知毛蛋把孩子放在老家后,夫妻二人商量后,也把大儿子送了回去。

    杨大奶奶大病一场,被接回家就瞧见自己的大曾孙,那精神一下就起来了,还说要等大曾孙和小曾孙女都成家了她才肯咽气啥的。

    月华夫妇生了两个儿子,何明秀和杨继南喜欢得很,索性长住在县里,帮着月华带孩子。

    月华的婆婆因为要照看外孙,所以也没和他们抢,这倒是让何明秀二人高兴得很。

    而玉香也刚被分配了工作,她是会计,工作的地方离石头他们并不远,也是互相照应着。

    要说最好过的就是毛蛋,孩子有爹妈带着,他每个月回来看一次孩子,顺带给点生活费,然后又回城里天天给老丈人他们做饭,接老婆下班啥的,每天都喜滋滋的。

    “你现在也参加工作了,自己的个人问题可得谨慎点,”这天杨继西去三道沟看嫣嫣时,忽然这么说道。

    “爸,您是不是听到了啥?”

    嫣嫣笑问道。

    杨继西有些不自在地别开头,“也不是我听见的,是你姥爷给客人称瓜子的时候,人家说了几句咳咳真有那回事儿吗?”

    “没有,”嫣嫣无奈道,“副镇长就是扶了我一把,再说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旁边还有一个差点摔进田里,结果传着传着就传成我一个人被他扶抱着,这都是啥啊。”

    杨继西立马严肃道,“太过分了!我就知道我闺女才不会看上那啥副镇长,虽然年纪轻轻就坐上那个位置,干的活儿也不错,长得也就比你爸差那么一点点,但他咋配得上我们家嫣嫣呢!”

    “咱们不着急,慢慢找,就是不嫁人,我们也养你一辈子。”

    嫣嫣把眼泪都笑出来了,看着面前略微别扭的父亲道,“瞧着你还挺满意他?”

    “哪有,”杨继西嘴硬道,“也就是他没事儿的时候老去咱们铺子买东西,说过几次话而已。”

    “是是是,”嫣嫣笑看着杨继西,“妈最近怎么样?”

    “好呢,让你得空回家去,她给你炖鸡汤,崂山那边不是卖干菇吗?咱们家买了不少,炖鸡是最好的。”

    父女二人说了许久的话后,杨继西才起身离开。

    看着他依旧挺直的背影,嫣嫣擦了擦刚才笑出来的眼泪,她一天比一天大了,父亲和母亲也一天天在变老。

    团团把大学通知书拿回来的时候,一家人看着桌上的通知书脸上都是懵的。

    “咋了?”

    团团疑惑道。

    孙父抖着手指着通知书上的标,“团团啊,你、你可真给咱们挣面子啊!”

    这可是国内出名的警大啊!

    “乖乖,”杨二奶奶翻开通知书,看着上面的名字以及学校盖章,“你不是说你要考你姐那所大学吗?”

    填志愿的事儿,杨继西和孙桂芳是很放心团团的,所以除了照顾她生活外,志愿这一块都是她自己决定的。

    毕竟自己能考多少分,能上啥学校,她自己心里最有数了。

    “这不是觉得自身条件不错,又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吗?”

    团团说。

    她有一米七二高,常年都留着短发,容貌秀丽,初中时就开始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拳脚功夫锻炼身体,所以别看她瘦巴巴的,能一个打三个大汉呢!

    杨继西眯起眼,“我记得锁子就是这所大学毕业的。”

    张姨家的小孙子,已经工作好些年了,一直没结婚。

    那小子可比团团大十岁呢!

    孙桂芳也盯着团团看。

    团团趁着老人们在那研究录取通知书时,大大方方地对父母道,“我喜欢他。”

    “他可比你大十岁,”孙桂芳提醒着。

    “我知道啊,”团团点头,“我高二的时候就对他说了,要是他一直没结婚,我就嫁给他。”

    杨继西拳头都硬了,“他同意了?”

    “没有,”团团啧了一声,一把捏碎了一直玩着的核桃,然后把核肉分给二人吃,“还教训我呢,让我好好学习,不要异想天开,我反手就把他打倒在地。”

    杨继西和孙桂芳:......有没有可能那小子是在让着你。

    “反正我学校考上了,他也没结婚,能在一块儿就在一块儿,要是不能,那就算了,”团团刚说完,便见嫣嫣大步迈进了堂屋。

    “通知书到了?我看看。”

    嫣嫣伸出手。

    杨二爷爷赶紧把通知书给她,“咱们家可要出一位人民警察了!”

    嫣嫣并不意外团团报考这个学校,只是问道,“什么时候去体检的?”

    “五月中旬,”团团又捏碎了一个核桃,“我体检没有任何问题,我还去那边面试了呢。”

    “你说你去找你欢欢姐姐她们,原来是去那边面试了?”

    杨继西不敢相信小闺女居然骗人。

    “顺带面试的,”团团轻咳一声,“姐,我听说崂山人安顿的事儿是你负责?”

    “咋还转移话题呢,”杨继西低声道。

    孙桂芳笑了笑,桌下伸出手握住他,“得了,闺女考上这么好的学校,你不美?”

    “美是美,就是锁子吧.....”

    杨继西忽然觉得对方不咋样了,原本还是个很优秀的后辈,现在只记得对方小时候流鼻涕,光着屁股跑的样子。

    “我看除了锁子,别人也压不住你小闺女的脾气,”孙桂芳小声道。

    杨继西想要反驳,结果就见小闺女一手捏一个核桃,听嫣嫣说起工作上比较难进展的地方时,还把桌子拍得啪啪响,把正在喝水的杨二爷爷吓一跳。

    “嫣嫣,”孙桂芳等她们说完后,又问她,“你们咋打算的?”

    “今年不结,先把崂山村的事儿给弄好再说,”嫣嫣的对象就是副镇长,两人谈了三年多了。

    “你们说崂山人走出崂山,这事儿都计划多少年了,没想到最后办好这事儿的,居然是我们嫣嫣,”孙母竖起大拇指,“真厉害啊。”

    “是啊,现在咱们镇,提起嫣嫣谁不是竖起大拇指的?”孙父也一脸骄傲。

    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连连点头。

    嫣嫣听着他们的彩虹屁,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团团被杨继西拉着说锁子小时候流鼻涕的事儿,团团一边听一边笑。

    吃了午饭后,团团送嫣嫣到大柳树那,嫣嫣是骑着摩托车来的,她腿长,骑摩托车时特别飒。

    团团也爱摩托车,姐妹二人团团还要高一些。

    “爸刚才对锁子哥嫌弃得不行,”团团想起杨继西的神情,忍不住笑道,“他当年对姐夫也很嫌弃,结果后面你们搞了对象后,他还让你别欺负姐夫。”

    嫣嫣扑哧一笑,“你倒是厉害,锁子哥可比我还大几岁呢,你说我以后是叫你嫂子,还是他叫我姐姐?”

    “那肯定是叫你姐姐的,”团团双手环胸,扬了扬下巴,示意她看向小杨树那边,副队长正和一个男人在说话,“有人在等你。”

    “那我们一时半会儿不走了,”嫣嫣喊了一声,男人立马冲她们挥手,接着就往这边来了。

    于是嫣嫣又带着对象回了家,晚上吃了饭才走的。

    男人骑着摩托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嫣嫣搂住他的腰,在他耳边说起杨继西嫌弃锁子的事儿,问他当年见杨继西的时候紧张不。

    男人闻言微微一笑,“我是锁定目标后再进行一一攻略的,所有困难我都预想好了,所以一点都不紧张。”

    嫣嫣轻哼一声,“也不知道是谁给我爸妈端茶时,用冷水泡茶。”

    “咳咳,”男人耳朵一红,“那就是一时的失误。”

    团团开学的前几天,张姨一家带着锁子上门来了。

    他们送来了不少东西,大包小包的。

    张姨笑眯眯地看着团团,团团大大方方被他们一家人看着。

    他们也才从锁子那得知和团团的事儿,这小子都三十了也不结婚,把他们急得哟,没想到是看上了“嫩草。”

    团团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张大哥和张大嫂把团团姐妹看成自己的干女儿一般疼爱,没想到有一天团团会成为他们的儿媳妇,自然是惊喜的。

    锁子紧张地站在杨继西和孙桂芳面前,他这些年也抓过不少罪犯,也审问了不少人,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

    手心都出汗了。

    张家人也不说话,就看锁子的热闹,让这小子闷头干大事儿!

    “叔,桂芳姨.....”

    锁子干巴巴地笑道,“我、我一定对团团好,我发誓!”

    他举起手道。

    那傻样让团团扑哧一笑,接着被杨继西瞪了一眼,她赶紧收起笑颜,一脸严肃。

    锁子见此更紧张了,脑门上的汗水都下来了。

    张大哥瞧着乐坏了,还跟张大嫂低声道,“我当年见老丈人的时候,可没有他这么没出息。”

    “是吗?”

    张大嫂挑眉,“那是谁一进门就绊倒了?”

    张大嫂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张姨扫了他一眼,“你们父子半斤八两。”

    杨继西到底没有为难锁子,不过这从叔叔忽然转变成老丈人的身份,杨继西是用挑刺的眼神看锁子的。

    锁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旁边,任由未来老丈人打量自己。

    孙桂芳他们则是笑眯眯地和张家人在一旁说起话来。

    “锁子,你比团团大十一岁吧?”

    “叔,严格来说,我比她大九岁零一个月。”

    杨继西哼了一声,“那差很多岁数了。”

    “是是是,”锁子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我一定会照顾好团团的,绝不会让她受委屈。”

    “这个我倒是不担心,”杨继西想起团团的战斗力,心情稍微好了些,“就是她这性子火暴,要是话赶话地说了啥,你可千万别和她计较。”

    旁边听到这话的团团心里微微一酸。

    等锁子等人走后,团团抱住孙桂芳的手臂,“妈,爸爸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我还以为他会对锁子哥来个下马威呢。”

    “你觉得你爸是这样的人吗?”

    孙桂芳摸了摸她的头发,“转眼你都这么大了,你们小时候小小的一团,我和你们爸都不敢熄房里的豆油灯,就怕你们饿了拉了,我们摸黑起来着急忙慌地耽搁时间。”

    “我知道,奶奶说过的,”团团更加抱紧她的手臂了,“妈,爸当年见姥爷的时候,紧张不?”

    “那你去问你爸。”

    “那我还不如去问姥姥和姥爷。”

    孙桂芳笑:“那就去。”

    于是团团找到和杨二爷爷下象棋的孙父,“姥爷,我想问问,当年我爸见您和姥姥的时候,有咱们今天这场面吗?”

    孙父哈哈一笑,“他那会儿可狼狈了,抱着西瓜皮,和你妈妈躲在一大石头后面,被我和你姥姥抓个正着,然后我们就把你妈妈带走了,他就捧着西瓜皮追,让我们别打你妈妈,都是他的错啥的。”

    团团更好奇了,“那你们打了吗?”

    “没打,”孙父仔细想了想,“你爸实诚,自己送上门道歉,然后表明对你妈妈的心意,并且表示自己会努力攒好钱来娶你妈妈.....”

    听了杨继西和孙桂芳年轻时候的事儿后,团团只觉得杨继西真的挺厉害了。

    知道杨继西去梨林修剪枝条后,她赶紧背上背篓,拿起弯刀跟过去了。

    杨继西见她过来,以为她去看葱头呢,结果瞧见她背着背篓,便问,“都快开学了,不去收拾东西,跟我干啥活儿。”

    “就是想帮忙,”团团笑道,“文清叔叔不是说要来咱们家吗?我都快开学了,他咋还不来。”

    杨文清一直没回这边,团团也只见过对方这些年寄过来的照片。

    “他放了我们好几次鸽子了,”杨继西轻哼一声,“等他来我一定要给他两拳。”

    “妈可说了文清叔叔身体不怎么好,您别欺负人家。”

    “哟,你咋不担心我被他揍了呢?”

    团团理直气壮:“文清叔叔是大作家,他是君子,君子动口不动手,才不会打您.......”

    本来团团去学校,杨继西要去送人的,结果锁子亲自上门,说自己要出差,正好送团团去学校。

    杨继西磨了磨牙后,还是点头了。

    房里,孙桂芳给团团塞了一张卡,这里面是你的学费和这个学期的生活费,钱不够给我们打电话,你爸给你打过去。”

    “好,”团团把卡收好,“妈,你们在家照顾好自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年纪也大了,盯着点不让他们偷偷吃冰的东西。”

    “知道,”孙桂芳看了眼团团,最后还是在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团团脸一下就红了。

    她镇定地点头,“放心吧妈,我才不会那么傻乎乎的呢,没结婚前别想碰我!”

    杨继西夫妇到底把人送到了县车站,等看着他们上车后,二人才回东门巷搬东西。

    去年西门巷拆了,今年东门巷也要拆,他们已经签了拆迁书,回来搬走东西,等拆迁后,该赔的钱也到卡了。

    这里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杨二奶奶和孙母的,他们把东西搬到镇上,杨二奶奶她们现在不带孩子了,便到镇上和杨二爷爷他们一起看铺子。

    幺妹抱着孙女过来串门,这是平安的孩子。

    “舅婆抱抱,”孙桂芳冲小姑娘伸出手。

    小姑娘眨了眨眼看了看她后,伸出小手,孙桂芳抱起她,“又重了。”

    “送回来的时候爱吃零食,不吃饭,我一气之下就不准她吃零食了。”

    杨幺妹扫了小姑娘一眼,“瞧着是养回点肉,不过比起同龄的小姑娘,还是身体差了些。”

    “现在的孩子都爱吃零食,”孙桂芳摸了摸孩子的小揪揪,“苗苗提出把孩子送回来的,还是平安?”

    “平安,”杨幺妹叹气,“苗苗想的是让亲家母带孩子,可亲家母给我们打电话,话里话外就是我们还是孩子的亲爷爷,亲奶奶呢,我们不带孩子,反而让他们做姥姥姥爷的带......”

    杨幺妹和儿媳妇苗苗的关系属于一般,一是二人相处得少,二是苗苗老从家里拿钱去补贴娘家,这娘家人要是个好的也就算了,偏偏那家人就是吸血虫,所以杨幺妹对她不是很喜欢。

    平安因为这个事儿还和苗苗吵了几次架,苗苗每次都说改,每次都改不过来,怕她把孩子教坏,平安就把女儿送回来了。

    “其实她人挺单纯的,就是打小被灌输了那些思想,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想开的,”孙桂芳说。

    “我也知道,”杨幺妹抿了抿唇,“反正平安说会和她好好谈,如果再这么来,这日子怕是不过了,我听了心里难受得很,这能走在一起也不容易。”

    “她是没吃大亏,等吃了大亏.....我又见不得她吃大亏,”杨幺妹自己当年就吃过大亏的,自然不想后辈也这样。

    “不说这个了,”孙桂芳把孩子放下,让她自己玩儿,然后拉着杨幺妹的手,“枣子那事儿咋样了?”

    枣子初中毕业后去读了卫校,现在在县医院做护士。

    去年枣子单位的领导给枣子介绍了一个对象,二人也看对了眼,目前正在相处。

    说起枣子,杨幺妹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打算明年结婚,其实我觉得她还年轻,可以再谈一年,不过这到底是她自己的终身大事,我只能建议,不能给她做安排,阿章倒是想留她几年。”

    “你哥也是,恨不得嫣嫣和团团一辈子都不离开我们,”孙桂芳想起杨继西也不由得一笑。

    杨幺妹闻言也笑,关心地问起嫣嫣啥时候结婚,二人说有说笑的,杨继西做好饭菜,喊他们吃饭,这才上了桌。

    今天吃火锅,老人那一桌是清汤火锅,杨继西他们这一桌稍微辣一点。

    孩子也跟着孙母他们一起吃清淡点的。

    刘章把青菜放在锅里,接着问起杨继西队里修水泥路的事儿。

    “我们队已经在规划了,你们队怎么计划的?”

    杨继西喝了口啤酒,闻言笑了笑,“水泥路到我们村口,但我们正在开会商量,自己出钱把村里的路也给铺上,咱们队里的茶林还有我们家的桃林和梨林都打出了名声,这不是有几家还想做农家乐啥的,这村里的路不修好,人家开车过来也不好走。”

    “你们村的路大,都不需要扩宽,直接搞水泥就成,比我们那好,我们那路窄不说,也没几个人愿意出钱,我看这事儿干不成。”

    刘章摇头。

    “路修好了,大伙儿出行都便利,”孙桂芳把酥肉下了锅,“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展乡村游,还有人在乡下租菜地种呢,一年也去不了几回,但人家就是愿意租,然后得空了去干点活儿,种点菜啥的。”

    “这个我知道,”杨幺妹指了指陈翔家的方向,“陈大嫂他们家的地就租出去了几块,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陈大嫂他们在照看地,不然那些菜根本活不成。”

    “那肯定的嘛,人家给了钱,等再来的时候发现地里的菜都死了,哪还有心情再来?”

    杨继西摇头。

    “我们家的地离得太远了,我觉得你们那环境不错,镇上开会表扬过的,你们村就是咱们镇最美村庄啊。”

    刘章竖起大拇指说。

    “还行还行。”

    杨继西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还在那谦虚呢。

    因为杨继西喝了啤酒,所以下午开车回去的是孙桂芳,她也考了驾照的。

    一回去,队长就在喇叭里说开会了。

    孙桂芳先开车回家,杨继西去开会。

    说的就是水泥路的事儿,国家给铺大路的水泥,但是帮忙的人不够,得享受那条路的两个生产队的出人。

    杨继西和杨继康报了名。

    杨二奶奶得知后,和孙母回家帮着做饭,她蒸大馒头。

    “继西和桂芳他们干活儿的时候,就爱吃我蒸的大馒头,”杨二奶奶一边揉面一边跟孙母道。

    “你那手艺好啊,”孙母夸着,“馒头蒸得又绵又香甜,我咋都学不会。”

    “来来来,给你偷师的机会,”杨二奶奶笑道。

    杨大奶奶拄着拐杖过来串门,看她们这个架势,就知道是蒸馒头,“哟,我今儿有口福。”

    “那肯定的,大嫂你坐,我们忙完和你吹牛。”

    杨二奶奶笑道。

    杨大奶奶颤巍巍地坐下,大曾孙很快也过来,把蒲扇给她,然后又去找毛蛋的孩子玩了。

    “别出院门啊。”

    杨大奶奶叮嘱着。

    杨二奶奶听着耳熟,想起那会儿她也是这么叮嘱嫣嫣和团团的,便忍不住一笑,转眼间那些孩子都成大人咯。